引言
在浙江省卫生健康委、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下,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了针对“一老一小”的《浙江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2022推广手册》,内容包括儿童近视、脊柱侧弯、消化不良、睡眠障碍、膝骨关节炎等常见病。“浙江中医药”公众号将陆续推出。
图片
左右滑动下方图片查看更多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特色篇⑬
穴位贴敷灸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
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蒋松鹤
前言
该项目开展临床前期工作20余年,用于防治过敏性鼻炎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等冬季易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。2014年受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立项资助(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编号:2014ZP005),进行制剂质量控制、皮肤刺激反应程度和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。以下以过敏性鼻炎为例。
疾病简要概述
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,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,以鼻部瘙痒,突然、剧烈的喷嚏,鼻分泌亢进、鼻黏膜肿胀等为其主要发病特点。现代医学认为变应性鼻炎属于I型超敏反应,亦可称为过敏性变态反应或速发型变态反应,是鼻黏膜在机体接触变应原后,主要由IgE介导的非感染性炎症。此病日久难愈、反复发作、不宜根治,近年来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,降低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。
技术简要概述
穴位敷贴(三伏天穴位敷贴,俗称冬病夏治)属针灸学范畴,已有数百年历史。是采用辛温、有皮肤刺激作用的中药外敷于特定的穴位,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外治方法。
操作人员要求
专科医师
诊断标准
一、西医标准
1.临床症状喷嚏、清水样涕、鼻塞、鼻痒等症状出现≥2项,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>1小时。可伴有眼痒、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。
2.体征常见鼻黏膜苍白、水肿,鼻腔水样分泌物。酌情行鼻内镜和鼻窦CT等检查。
3.皮肤点刺试验使用标准化变应原试剂,在前臂掌侧皮肤点刺,20分钟后观察结果。每次试验均应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,阳性对照采用组胺,阴性对照采用变应原溶媒。按相应的标准化变应原试剂说明书判定结果。皮肤点刺试验应在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天后进行。
4.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作为变应性鼻炎诊断的实验室指标之一。确诊变应性鼻炎需临床表现与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相符。
二、中医标准
1.主要症状: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、喷嚏、流清涕、鼻塞。
2.主要体征:鼻黏膜肿胀颜色淡白,亦可充血色红,鼻腔有较多水样分泌物。
3.病程:病程较长,症状时轻时重。
4.病史:部分病人可有过敏史及家族史。
具备2个主症以上结合局部体征即可确诊。
适应证
过敏性鼻炎患者。
禁忌证
1.鼻中隔弯曲者;
2.并鼻窦炎急性发作期、鼻内肿物或其他鼻内粘膜病变者;
3.急性发作期患者;
4.伴有各大系统严重原发病,精神病及传染病患者;
5.妊娠或哺乳期妇;
6.治疗部位有皮肤溃疡、皮肤创伤、皮肤感染的患者。
技术操作方法
一、器械
75%酒精棉签、贴敷药膏。
二、操作步骤
1.消毒操作者用抑菌洗手液按医疗规范洗手方法清洗,然后,在拟敷贴穴位区域用75%的酒精棉签擦拭消毒(从中心向外绕圈擦拭),自然风干。
2.将药饼用4cm×4cm的纳米胶布贴敷于选定穴位。
三、关键技术环节
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细辛、白芷(均生药,100目)以2:2:1:1比例混合,采用蜂蜜调成干稠膏状,制成直径约1cm,厚度0.5cm的药饼。
四、治疗时间及疗程
贴敷6小时后嘱患者或家属帮助自行轻轻摘除,每隔7天贴敷1次,一共治疗5次。
五、注意事项
1.贴敷期间勿剧烈运动,以免猛力或出汗导致脱落。贴敷取下后3~4小时可洗热水澡,忌用冷水,忌用肥皂等刺激性物品,忌贴敷处搓洗。如居空调房间温度不低于26℃。
2.每次贴敷当天忌食生冷、海鲜、牛肉、烧鹅、鸭、花生、芋头及辛辣刺激性食物,以清淡饮食为宜。
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
敷贴后出现小水疱一般不必刺破,待其自行干燥、结痂、脱落。较大水疱为避免破溃感染,可局部皮肤消毒后刺破再碘伏消毒。少数患者可能留有色素沉着,属正常现象。如出现全身皮肤奇痒、严重红肿等严重过敏症状时,需及时就诊进行抗过敏治疗。局部避免抓挠,保护创面或涂擦炉甘石洗剂、烫伤软膏、红霉素软膏等。
不良反应/事件
无。
验案举例
患者,男,26岁,民警。初诊日期:2017年7月,就诊时喷嚏不断。主诉:发现过敏性鼻炎10年余。现病史:遇冷或空气不好时容易鼻痒、打喷嚏,流清涕,症状严重时伴头痛。专科检查:鼻黏膜肿胀颜色淡白,下鼻甲与鼻中隔紧靠,尚有小缝隙,鼻腔有较多水样分泌物。辅助检查:血常规:嗜酸粒细胞计数:0.161*109/L。治疗及结果:穴位贴敷选定喘、肺俞、肾俞。经过一次治疗后,打喷嚏次数明显减少,每隔7天治疗一次,共治疗5次,过敏性鼻炎症状明显缓解,随访当年冬季鼻炎发作次数减少,程度缓解。
按语:该案例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迁延10余年,症状严重时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。经长期药物口服和滴鼻剂治疗疗效不显著,尤其长期疗效难以维持。经穴位贴敷治疗后,不仅近期症状缓解,尤其之前冬季严重发作的情况得到显著控制。
操作视频
视频素材由技术持有人自行设计制作,知识产权归技术持有人所有。
来源 | 《浙江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 2022推广手册》
制作 | 熊依琳
编辑 | 袁敏燕
审核 | 李奕、叶静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期货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