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物神经紊乱,和情志关系太大了。
也正是因为这一点,很多大夫都在这个病上栽了跟头。
有人劝,年龄大了,最好是少给别人看这病,太费神。
植物神经紊乱,这病算不上大病,通常不死人,就这么弱弱的撑着。症状呢,就是乱七八糟,哪哪都不舒服,不是这痛,就是那痒。植物神经紊乱能持续很多年,病程超级长。所以,这病很磨人。
植物神经紊乱的人,是“易烦怒”和“易悲恐”。
因为内分泌紊乱了,所以经常会出现两种相冲突的情绪。
内分泌紊乱是西医的词,从中医来讲,还是“不通”和“不足”的问题嘛。不通就是淤堵,不足就是虚。
所以,是易烦怒,还是易悲恐,关键是看“不通了”还是“不足了”。
淤堵的时候,容易烦怒。
随着时间推移,虚的时候又会悲恐。
等到气血偶尔变好,又遇到不通的地方,这个人又再次出现烦怒。
展开剩余65%所以,植物神经紊乱的人,情绪反反复复,症状呢,也是时好时坏。
从脏腑角度来说,这是极端的“肝脾不调”。
肝欲升不能升,肝主怒,所以易怒。
然后,肝气横犯脾胃,脾胃升降失调,要么泻,要么胀,要么秘,要么饥。
然后,脾胃不运了,紧接着就是:肺欲降不能降,肺主悲,所以易悲。
你想,肝不能升了,肺也不能降了,会怎么样?
那么,气机就被堵住了,该化热的化热,该化火的化火。
这一边堵住了,那一边还缺货。
那么,该化寒的化寒,该化饮的化饮。
所以,植物神经紊乱的人,又热又寒,虚实交杂,还有气滞血瘀、痰饮水湿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。
要是不用六经辨证,只靠脏腑八纲来辨证,那可真头大了。
这种寒热错杂,在于流通性的不足。
厥阴风木的关键,就是流通。
身体局部的不流通,就会有的地方亢进,有的地方沉衰。
对于亢进的,过于散发的,我们要去收敛它。
对于沉衰的,我们要去刺激它。
所以,在植物神经紊乱的治疗上,我们的做法是“寒热同调”。
西医内科对寒症和虚证,真的是太弱了。
中医里,寒热同调,伤寒论里面的方子是寒热药并用。其实,方子也没有几个,但是好用。
对于小范围的上热下寒,有各种泻心汤,半夏泻心汤,甘草泻心汤,生姜泻心汤,这针对的是胃热肠寒。
胸腔和腹腔的范围比较大的寒热错杂,胸腔热,腹腔寒,有黄连汤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。
对寒热错杂,还比较虚的人,有乌梅丸。
伴有少阳证的,有柴胡桂枝干姜汤,柴胡桂枝汤,柴胡加龙骨牡蛎汤。
发布于:北京市期货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