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5年5月9日,当苏联播音员颤抖的声音宣布德国投降时,红场上的欢呼声震碎了欧洲上空最后的硝烟。80年后,同样的钟声在莫斯科敲响,但世界已换了剧本:当年并肩作战的盟友如今分列观礼台两侧,而台下观众的手机屏幕里,西方媒体正将这场庆典描述为“孤独的狂欢”。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浮出水面——当胜利日的礼花与地缘政治的阴云同时绽放,我们究竟是在纪念历史,还是在见证新的裂痕?
红场的阅兵式像一面棱镜,折射出截然不同的世界图景。普京在演讲中掷地有声:“胜利者不容侮辱”,而几乎同一时间,白宫发言人却称这场活动是“对历史的工具化利用”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当中国仪仗队踏着《保卫和平进行曲》的节奏走过观礼台时,西方社交媒体上突然疯传一段1945年的老视频:画面里苏联红军与美军在易北河会师拥抱,配文却是“昔日的盟友,今天的对手”。历史与现实在此刻短兵相接——究竟是谁在篡改历史?又是谁在制造对立?
在莫斯科的街头,退休教师安娜指着中国方队对孙子说:“看,这些东方朋友当年和我们一起流血流汗。”而在柏林,某智库报告却将中俄联合纪念活动称为“修正主义联盟的表演”。这种撕裂不仅存在于国家之间:中国网友“钢铁洪流”晒出祖父获得的苏联勋章,收获5万点赞;另一边,某国际关系学者在专栏中写道“用历史情感绑架现代外交是危险的”。当百岁老兵叶夫根尼向中国领导人竖起大拇指时,TikTok上一条热评调侃:“这画面能让华盛顿的政客们酸掉假牙。”
表面上看,这场纪念活动在鲜花与掌声中落幕。但细心的观察家发现,受邀的20多国领导人中,西欧国家代表寥寥无几。法国《世界报》阴阳怪气地评论:“某些人把反法西斯纪念变成了选边站队的联谊会。”更微妙的信号来自东京——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在记者会上“遗憾”表示,中俄对二战历史的解读“与我国立场存在差异”。此刻的红场就像暴风眼中心,四周暗流汹涌:美国宣布新一轮对俄制裁的公文墨迹未干,欧盟对中国新能源车的反调查文件又堆上了案头。
转折来得比预想更猛烈。普京演讲中突然提到“某些国家正在复活纳粹意识形态”,西方媒体立即炸锅。BBC主持人当场翻出提词器数据:“这是近五年来克里姆林宫首次在胜利日使用如此尖锐的措辞。”更戏剧性的是,中国官媒随后发布解密档案:1945年苏联红军缴获的关东军文件证实,日本曾计划与纳粹合流进攻苏联。这条微博三小时转发破百万,有网友扒出日本教科书修改二战史实的旧闻,怒斥:“贼喊捉贼的戏码演了80年!”
当夜,中俄元首共同点亮了象征友谊的激光秀,但灯光照不到的角落,新的阴影正在蔓延。德国《明镜》周刊爆料北约正在制定“东翼新战略”,而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宣布将与美澳举行联合军演。最讽刺的莫过于乌克兰总统的推特:“纪念反法西斯胜利?先看看谁在复制希特勒的‘生存空间'理论。”此刻,红场无名烈士墓前的长明火依然跳动,但联合国安理会上,关于“谁在破坏战后秩序”的辩论已连续三天未达成共识。
某些人总爱把历史当成橡皮泥,今天捏成和平鸽,明天就能搓成导弹头。他们一边指责别人“篡改二战史”,一边把自己祖父辈的殖民罪行美化成“传播文明”。当中国军人踢着正步走过红场时,这些人突然患上了选择性失明——看不见80年前苏联飞行员在武汉上空与日寇的殊死搏斗,只盯着今天中俄合作的天然气管道。或许对他们而言,真正的“胜利日”永远停留在1945年,因为从那以后,世界再也不是几个列强就能说了算的牌局。
当西方媒体把中俄并肩纪念反法西斯胜利污名化为“威胁”时,他们是否忘了:当年在易北河会师的盟军里,正是苏联红军与美军握手的画面终结了纳粹?今天某些人急着给历史涂改液换标签,是不是因为害怕世界想起——80年前打破旧秩序的,正是被压迫民族的团结?
期货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