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4日(通讯员 黄奕橙 报道)为传承红色基因与革命精神,厚植青少年爱国情怀,武昌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学院“智能之光”萤火绘梦志愿服务队于7月24日走进黄梅县古塔社区“爱心托管班”,精心开展“争做‘红领巾播报员’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”特色教育课,通过沉浸式教学让红色历史主题教育在青少年课堂落地生根。
在课堂教学环节,主讲人李鑫峰老师以武昌起义纪念馆珍贵馆藏史料为核心脉络,借助图文课件生动展示历史场景示意图、革命志士画像等史料素材,清晰梳理武昌起义从爆发到发展的完整事件脉络;同时巧妙穿插《辛亥革命》等影视片段,直观还原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、阳夏保卫战等关键历史进程。在系统讲解中,李鑫峰老师深入剖析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、历史意义及秋瑾、黄兴等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,孩子们全程专注投入,眼神中充满肃穆与敬仰,红色教育的种子悄然在心中萌芽。在知识点互动问答环节,孩子们踊跃举手发言,课堂始终保持积极活跃的教学秩序,为后续实践环节的开展筑牢认知基础。
展开剩余48%随着教学推进,“红领巾播报员”实践环节精彩上演。李鑫峰老师精心设计历史场景复述任务,为孩子们发放简易播报提纲,引导大家化身为“纪念馆小小讲解员”,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讲述革命历史。孩子们热情高涨地参与实践,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完成历史场景再现,课堂上互动频繁、掌声不断,有效深化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记忆,让红色故事在讲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。
课程结束后,李鑫峰老师在采访中表示:“情景模拟教学让历史教育更具感染力和代入感,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中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的认知,更强化了对革命精神的情感认同。”古塔社区“爱心托管班”的吴亦凡同学深有感触地说:“当‘红领巾播报员’让我深入了解了先辈们的革命故事,真切感受到他们舍生取义的伟大精神和浓浓的爱国情怀。”朴实的话语直观印证了课程的教育实效。
此次特色教育课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创新模式,帮助孩子们系统掌握辛亥革命历史知识,有效提升爱国情感与语言表达能力。下一步,志愿服务队将在古塔社区“七彩假期”托管服务中持续发力,策划推出更多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,让青少年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汲取成长力量,让爱国情怀在实践体验中不断升华。
发布于:湖北省期货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